都说免疫力差是万病之源,这话搁中医里,那叫一个准!咱们不讲虚的,直接掀开“免疫力”的底牌:它背后往往藏着气虚、阳虚、脾肾虚这几位“老病号”。
先说气虚,就像手机电量只剩20%,动不动就自动关机。人容易累、气短、懒得说话,稍微一动就出汗,中医说“气为血之帅”,气不够,血也跑不动,抵抗力自然“掉线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讲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正气哪来的?脾胃生的!所以补气先健脾,四君子汤打底:人参3g(或党参6g)、白术6g、茯苓6g、甘草3g,归脾、肺经,专治“电量焦虑”。
阳虚呢?那是连充电宝都冻僵了!手脚冰凉、怕冷、夜尿多,免疫力直接“冬眠”。
《伤寒论》里张仲景最爱用附子、干姜,温阳散寒。但咱普通人别乱用猛药,桂枝6g、炙甘草6g、生姜3片,煮个简易版“桂枝甘草汤”,暖暖小太阳,阳气一升,寒邪绕道走。
最狠的是脾肾两虚,这是“地基塌了”。脾是“后天之本”,管营养吸收;肾是“先天之本”,管生命原动力。脾虚吃啥都不化,肾虚精气神全垮。
这时候得双管齐下,参苓白术散+金匮肾气丸思路结合:党参6g、山药6g、莲子6g、芡实6g,加上少量肉桂1g,温和补肾不燥。脾肾一强,正气自然“满格在线”。
免疫力不是靠“猛补”堆出来的,而是靠“调平衡”。别一感冒就冲抗生素,先想想:是气虚漏电?阳虚冻住?还是脾肾“地基”不稳?对症调理,才是中医的“高级防护系统”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嘉旺网-有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吗-股票查询网-网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